第五百零二章 都是千年狐狸-《汉家功业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大考第二天,青州牧崔钧到京。

      皇宫,芳林苑。

      刘辩坐在躺椅上,避着头顶刺眼的太阳光,微笑的看着不远处恭谨站着的崔钧。

      “怎么了,老朋友见面,这么拘谨?”刘辩笑呵呵的道。

      崔钧心里一抖,连忙抬手道“臣,臣不敢。在,在平原郡,是臣,臣有眼无珠……”

      刘辩摆了摆手,道“行了,你还算是不错的,朕遇到的,见到的,听到的,比你差一百倍,一千倍的都不止,坐下吧,喝口茶,朕有些事情问你。”

      “是。”崔钧小心翼翼的跪坐在刘辩身侧,端着茶杯,心惊胆战。

      上半年,刘辩化名刘波去了平原郡做了一任户房主事,这其中与崔钧发生了诸多的‘互动’。

      在崔钧的视角里,他就像一个无能的转头,四处乱撞,还对刘辩出言不逊,恶意打压。

      从平原郡太守升任青州牧,崔钧是既欣喜又忐忑。

      这会儿到了刘辩跟前,就更加坐立不安,心思惶恐了。

      刘辩等他喝了口茶,这才道“接手青州才几个月,朕不问伱‘新政’的事。说说看,你对司马防怎么评价?”

      崔钧闻言,立即放下茶杯,认真思索一阵,对他前任这样评价“勇于用事,谨小慎微,政绩显著,士族归附,民心趋稳,百业待兴。”

      刘辩右手摩挲着玉佩,静静思考着崔钧的话。

      对于司马防,或者说司马家,刘辩一直是有所警惕的,但司马防给刘辩的观感很好。

      在曹操平定青州黄巾之后,青州看似乱象已平,实则更加危险,如同紧绷的弦,随时会崩断,而且后果将更加严重。

      朱儁病重辞官,司马防到任后,朝廷没有给多少钱粮,他凭借自身能力,逐步稳定了青州,几年下来,青州再没有大乱,反而呈现了迅速平稳的态势。

      因此,朝野对司马防的评价非常好,在司马儁过世后,一度希望司马防入朝。

      但司马防突然庇护笮融,甚至不惜与张辽正面冲突,就很值得玩味了。

      “有没有发现其他什么事情?”刘辩道。

      崔钧看了眼刘辩,面露疑惑,道“陛下指的是?”

      刘辩顿了顿,道“不寻常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  崔钧有所会意了,认认真真的将青州大小事情想了个遍,还是道“回陛下,臣,暂且没有发现。”

      刘辩审视着他,许久之后,微微点头,道“青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,‘新政’不是万能的解药,需要你因地制宜的做出改变,不能生搬硬套,要巧妙运用,该果断时不能犹豫……”

      崔钧给刘辩的印象,大概是那种忠于用事,不惜脸面的,但能力明显不足,固守着某些规矩,缺乏勇气与胆魄,更缺乏手段与能力。

      “臣明白。”崔钧一脸肃色的应道。

      刘辩心里想着青州的情况,本想与崔钧多说一说,又担心给他压力太大,适得其反,沉吟片刻,道“青州,总体是稳固的。对于世家,要采取两面手段,你需要他们,同时也要遏制他们。安民是第一要务,但安民需要土地,你明白朕的意思吗?”

      崔钧恭谨的抬起手,道“臣明白。”

      在不断的战乱中,有一些世家遭到了巨大的冲击,灭族、逃散、迁移,可有相当一部分,利用这种机会,千方百计的趁机发展壮大,积累了无数钱粮,侵吞了几乎所有的腴田,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。

      青州,眼下的情形,勉强可以说是‘朝廷与世家共治天下’,实际上,除了朝廷驻扎的军队,绝大部分事情,由各地大小世家说了算。

      就如刘辩在平原郡见的那样。

      “去见丞相吧,”

      刘辩对崔钧没有什么其他要求,只要稳住青州就行,随口的道“然后去见见皇家商铺的刘巴,他会给你一些帮助。”

      “臣领旨、告退。”崔钧双眼喜色一闪,连忙起身。

      他作为青州牧,感受最多的就是缺钱粮,而大汉朝现在最有钱的不是朝廷,而是皇家钱铺。

     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,皇家钱铺在全国各地铺开,不知道多少士族大户将众多的宝物、钱财寄存在皇家钱铺。

      刘辩看着他的背影,瞥头看向潘隐,道“刘繇,刘备什么时候到?”

      潘隐侧身,道“回陛下,他们正在陪同陈留王视察最后一段河床,之后,应该是与陈留王一同到京。”

      刘辩若有所思,目光看向茂院方向,道“那就先解决这件事吧。”

      潘隐顺着看过去,神情不动,目光暗沉。

      这是大考的第二天,一切都如往年,风平浪静,没有一点波澜。

      但就是这样的平静,反而更令人不安。
    第(1/3)页